帮助 本站公告

提供事实型数据与分析型结论的双重支撑

以舆情信息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结合先进的数据挖掘情报分析模型辅以专家智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智库视野 > 国内理论动态 >新闻详情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2023年11月20日 09:17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收藏

  作者:王寿林(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文化的发展不是任意的、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地位、任务、基础和环境等诸种因素决定的,是推进自身建设发展和发挥自身功能作用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推进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把文化建设奠立在对客观规律自觉运用的基础之上,从而增强文化建设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守正创新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在于守护本源和根脉,促进创新立本立根,为创新提供定力;创新在于顺应趋势和潮流,推动守正求新求进,为守正增添活力。守正为本、创新为要,守正与创新一体两面、互促共进。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既以守正保持创新正确方向,又以创新推动守正与时俱进。只讲守正而不求创新,守正就会陷于故步自封;只讲创新而无视守正,创新就会失去固有根基。因此,守正不是墨守成规、无所作为,创新不是凭空幻想、主观臆断。只有在创新基础上守正,才能锐意进取、推陈出新;只有在守正基础上创新,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文化引领社会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守正创新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推进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守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之正,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之新;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正,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新;守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之正,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新,以便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突出优势和光明前景,始终保持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身份认同。

  交流互鉴规律。中华文化自古就有开放的传统,在其发展演进过程中,不仅以卓越的智慧启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吸收借鉴了世界许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多元共生、自成一体的文化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继承发扬尊重、包容、择善从之的优良传统,贯彻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为我所用的原则,正确对待民族文化,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善于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光大,也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汲取,通过把有益外来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元素,打上中国烙印,形成中国风格,为中华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思想滋养和文化资源,从而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文兴国强规律。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的竞争。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深深浇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力量,最终体现为精神的力量。因此,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盛。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就在于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中华文化。只有凭借强大的文化支撑,一个民族才能挺起脊梁,百折不挠,众志成城,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愤图强,蓬勃向上。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快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的特殊作用,更好地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从而将文化因素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可靠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主体条件。

  主体能动规律。对于文化发展而言,人既是文化的“剧中人”,又是文化的“剧作者”,文化发展规律总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因而文化之树并不依自然而春华秋实,它有赖于人的智慧、力量和不懈奋斗。在文化建设中,对国情的把握、对目标的确认、对使命的担当、对挑战的应对、对真理的追求、对文明的向往,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有效发挥。正因为如此,“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昭示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挺起脊梁,百折不挠,众志成城,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奋发图强,蓬勃向上;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强化坚守的意志,负起捍卫的责任,焕发创新的活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化建设效能,转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行动;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促进不同文明开放包容,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不同文明合作共赢。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人作为文化建设主体的能动作用,统筹协调好本来与外来、理论与舆论、文化与文明、内宣与外宣、网上与网下、事业与产业、国有与民营、阵地与市场的关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文化发展质量、效益、结构、规模、速度相统一,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支柱。

                   

[                     责编:徐倩阳 ]

标签:

相关文章 更多+

热点·推荐

一季度经济工作怎么干?省政府常务...

强信心·开新局|凝聚起自信自强的...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

学习进行时|以典明志 总书记这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

黄坤明同志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

今天是农历新春上班开工的第一天,我们云集方方面面的代表、纵贯省市县各级,隆重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

成之惟艰!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

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领导班...

1月16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广州胜利闭幕。黄楚平当选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一图读懂: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

1月12日上午,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省长王伟中代表省人民政...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被誉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当下的...

图解:谋篇“十四五”,习近平这8...

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长9.9%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