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提供事实型数据与分析型结论的双重支撑

以舆情信息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结合先进的数据挖掘情报分析模型辅以专家智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省内动态 > 专家视角 >新闻详情

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夯实广东高质量发展基础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  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水平谋划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这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历史条件的重要举措。对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和目标要求,对照先进,我们还存在差距和短板弱项,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仍有不足,如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高端人才依然紧缺,产业人才供给短板突出,人才创新活力不足;等等。要担负好新时期的新使命,就需要夯实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以“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总目标和总抓手,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具有广东特色的“双一流”建设,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2021年,全省高校达160所,实现21个地级以上市本科、高职院校全覆盖,其中“双一流”高校总数8所,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高校数增至18所,优质学科位居全国第四。全省共有职业院校625所,在校生280.5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70万名以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些成绩的取得,增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信心和底气。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水平谋划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一要坚定政治导向,把牢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把正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二要健全教育保障体系,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实施新一轮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域高中整体提升、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普及普惠。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抓手,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省。三是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交流,加快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发挥粤港澳三地优势,强化教育合作发展,合力推进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大湾区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供重点学科群支撑,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储备厚实的人才基础。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系改革,高水平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科技创新指标以及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6万家,连续6年全国第一;拥有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71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43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广东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从服从、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大局出发,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全过  程创新生态链,持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一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参与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参与国家、省部署的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奋力打造更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科技企业群体。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加大对企业的创新政策落实力度,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生态。二是完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强芯工程、数字化转型为着力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科技成果转 移转化,增强制造业创新发展驱动力。三是充分发挥初步形成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作用。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国家超算中心、鹏城云脑、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大科学装置和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等平台,开展前沿研究,增强广东基础研究能力。四是进一步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对接全球科技、产业前沿,汇聚全球科技创新战略力量,加强研发、创新联动,合力加快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五是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与区域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的应用型高校。引导高校积极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双十”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支持与科技强省建设紧密相关的理工类学科专业,更好地发挥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

  不断增创人才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人才强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制造业强省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各项人才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了从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的转变。2021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超2100万人,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在粤工作的研发人员已超过120万人,占全国近1/6,全职在粤“两院”院士150余人,拥有一批高精尖、高层次的人才,为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东肩负着携手港澳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的光荣使命,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增创人才发展新优势,打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人才基础。一是用好大产业。依托“双十”产业集群,紧扣制造强省建设,引育、集聚制造业人才,为做厚做实制造业家当,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提供人才支撑。二是用好大平台。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和省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等战略平台,持续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点引聚、培养、储备高层次人才、创新拔尖和基础研究人才。三是用好大项目。以“四个面向”凝练一批重大科学问题,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灵活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通过重大项目发现、培养人才和团队。做好重大项目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和管理机制配套,以大项目集聚大团队,以项目促建设,进一步提升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能力。四是用好大企业。发挥制造企业“引才育才用才”主体作用,围绕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大力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卓越工程师、工业设计师和质量标准领军人才。五是用好大环境。抓住“双区”和前海、横琴、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机遇,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总牵引总抓手,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制度和政策,全面深化粤港澳人才合作交流,培养聚集一大批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人才力量,推进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

  游霭琼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标签:

相关文章 更多+

热点·推荐

一季度经济工作怎么干?省政府常务...

强信心·开新局|凝聚起自信自强的...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

学习进行时|以典明志 总书记这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

黄坤明同志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

今天是农历新春上班开工的第一天,我们云集方方面面的代表、纵贯省市县各级,隆重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

成之惟艰!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

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领导班...

1月16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广州胜利闭幕。黄楚平当选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一图读懂: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

1月12日上午,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省长王伟中代表省人民政...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被誉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当下的...

图解:谋篇“十四五”,习近平这8...

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长9.9%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