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李永杰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杨本建;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国有企业改革释放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新增的劳动力数额巨大的三种就业压力下,中国正在发育的劳动动力市场的绩效也备受关注。当前,解决我国就业增长缓慢问题已迫在眉睫,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其必将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和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FDI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机制和效果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课题。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FDI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一些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2000-2005年制造业内部28个行业的数据,采用超对数的计量方法分析了FDI对制造业内部的普通就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活动人员三类人员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FDI对一般就业人员就业具有正效应,对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活动人员的就业具有弱负效应。 从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来看,我国制造业存在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技术偏低等问题。从FDI在我国发展的现状看,FDI流入我国目前仍然以新建投资为主,进入的动机仍然是追求廉价的普通劳动力,也即廉价的普通劳动力资源是导致国际资本在中国的部分地区聚集和形成规模经济的首要原因。从产业转移的梯度看,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处于低端。这些因素制约了FDI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外溢和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也制约了我国制造业就业的高级化。因此,在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FDI在我国的就业效应,就需要改善FDI投资的行业结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处理好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关 键 词: 制造业 就业结构 技术外溢 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分工
领 域: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