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红楼梦》中的舶来织物察考

导  师: 李庆新;周鑫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摘  要: 本文通过考述《红楼梦》中的舶来织物,追溯晚明清初时段,社会各阶层人们对各类舶来织物的认知和使用,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影响,反映大航海时代明清时期的中外交流与共享文明。《红楼梦》诞生于清前期,书中种类繁多的西洋物品,逐渐引起学者注意,在20世纪初开启了红学研究的西洋物质文明一派,涉及西洋器物的流转及在中国引起的社会影响,从经济、文化等角度探讨中西交融情况。这一时期的东亚水域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变化,改变了亚洲的贸易格局,也影响了全球贸易。《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及所述的西洋物品均与当时的大航海时段息息相关,东亚海洋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市场经此初步形成,其中纺织品是欧洲诸国加入亚洲贸易圈的关键一环。晚明清初的舶来织物缤纷多彩,来源和种类主要为欧洲人新带来的呢绒和传入历史悠久的东亚、东南亚的西洋布,以《红楼梦》为例,这些舶来织物渗透在清代贵族的日常生活中。就在《红楼梦》描述的清代贵族家庭如贾府人将舶来织物视为日常用品的同时,传入中国的主要舶来织物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欧洲呢绒逐渐增多,原来的由东南亚朝贡国朝贡的“西洋布”种类和数量都在逐渐减少。17世纪以后,由于英国国力的崛起和为亚洲贸易制定的呢绒贸易政策逐渐生效,英国呢绒成为欧洲纺织品在华的主要部分,与此同时,来自东印度公司的资料显示,中国对呢绒的接受市场在逐渐扩大。明清时期大量舶来品进入中国社会,为文学作品提供了写作素材,从而反映社会时代,折射当时独有的社会思想和生活。本文主要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通过比对《红楼梦》中的舶来织物与明清史料中的真实记述,察考历史语境中的舶来织物,还原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晚明清初不同阶层的人们基于各自的�

关 键 词: 红楼梦 舶来织物 晚明清初 中外交流

领  域: [] []

相关作者

作者 陈志锋
作者 杜卫国
作者 沈少容
作者 苗媛媛
作者 陈毅平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