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春秋行人辞令研究

导  师: 刘兴林

学科专业: E0105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

摘  要: 《左传》中所载的大量行人辞令,并不是简单的临场随口陈辞,也不能看作是作者的事后代言,而是根据当时记录的编次。它们应当被视为春秋时代的文学,在整部书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本文正是从文体的意义上对《左传》所载春秋行人辞令进行独立研究,主要分为四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分析春秋行人辞令产生的时代环境和创作主体——春秋行人的基本情况。春秋时期,周室衰微,霸主政治的形成和确立,和社会对礼的重视,使得列国的各种外交活动异常活跃,各诸侯国出于国家利益需要,频繁派出外交行人周旋于列国之间,甚至专设有行人制度。行人是这一时期最活跃的群体,为完成使命,他们必须具备很高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第二章探讨春秋行人辞令的产生过程。行人辞令分别由太祝“六辞"中的“辞”和“命”演变而来,分为外交文告和出使应对两种。外交文告事先创作,书之于策,出使应对也需依一定体制而陈辞。行人辞令经过了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非出一人一时之手,在当时就有史官记录,《左传》作者得以依此就加编次。 第三章论述春秋行人辞令的艺术特色。行人辞令运用了比喻、引用、反问、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和高超的论说技巧,体现了春秋时代人们驾驭民族语言能力的提高。从整体上来看,行人辞令呈现出委婉含蓄、刚柔相济、雍容典雅的美学风格,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四章主要评述春秋行人辞令的历史地位。行人是《诗》的最早研习者,行人辞令交际促进了《诗》在春秋时期的传播和接受,是《诗》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孔子的修辞理论,也主要是从行人辞令中受到启发而来。行人辞令对战国策士辞令和后世散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由于时代环境的变化和文学观念的制约,行人辞令在战国以后却走向了没落,没有受到后人的重视。

关 键 词: 春秋时期 行人辞令 左传 文体意义 创作主体 修辞手法

分 类 号: [I206.2 K225.04]

领  域: [文学]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相关作者

作者 张艳芳
作者 王丽娜
作者 司建国
作者 王日华
作者 王越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汤丽莉
作者 罗欧亚
作者 臧俊改
作者 宁晓燕
作者 常恒畅